logo
  • 栏目频道
音乐会|民族歌剧选段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
作者:河外艺术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5-06-21 21:36:21
访问量:34

在校园的艺术舞台上,一场精彩绝伦的大学生歌剧表演即将惊艳上演。本次表演汇聚了众多经典歌剧的精彩选段,让我们一同先睹为快。

6月18日下午3点,第四届“民韵和声,岁月长歌”民族声乐音乐会——民族歌剧选段专场在河北外国语学院汉唐楼125教室隆重举办出席本场音乐会的领导老师分别是:国际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朱丽曼院长、张树宇院长、贾婉宁院长。音乐学院美声教研室主任吴军涛主任、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李楠主任、通俗教研室主任王真主任。23级年级组长乔晋梦老师。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蔡云飞、郑瑞君、王俊惠、王佳玥、王翔艺老师。

演出在民族歌剧《运河谣》的动人旋律中拉开帷幕。黄维若的词宛如一幅细腻的水墨画,印青的曲似潺潺流水,声声入耳。《运河谣》那婉转的曲调,把古老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;“秦生啊,你还好吗?”一句深情的唱问,带着无尽的牵挂与眷恋,让听众的心也随之起伏;《我们是运河的流水》节奏轻快,恰似运河水的灵动活泼,将现场氛围瞬间点燃。

邹静之词、印青曲的《三月桃花心中开》,选自于民族歌剧《长征》。当歌声响起,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。三月桃花象征着红军战士心中的希望,大学生们用嘹亮的歌声传递着长征精神,那蓬勃的朝气与坚韧的力量,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冯必烈、冯柏铭作词,孟卫东作曲的《情话》,选自歌剧《尘埃落定》。这一段爱情的吟唱,在命运的长河中显得如此深沉而无奈。演员们细腻的演绎,将剧中人物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,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命运漩涡中的挣扎与坚守。

经典永流传,《红梅赞》永远是歌剧中的璀璨明珠。阎肃的词大气磅礴,羊鸣、姜春阳、金砂的曲激昂振奋。大学生们用激昂的歌声,唱出了江姐傲雪凌霜的英雄气概,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英雄的敬仰,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。

《相伴一生》选自歌剧《八一起义》,它不仅仅是一首爱情之歌,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革命历史的深情礼赞。歌声中,我们看到了革命者们为了理想和信念,携手并肩、不离不弃的坚定身影,感受到了革命情谊的伟大与崇高。

《欣喜的等待》(子君的短歌)和《一抹夕阳》,将歌剧《伤逝》中子君的情感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。从最初的欣喜期待,到夕阳下的孤独惆怅,大学生们用细腻的歌声,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,让我们为子君的命运深深叹息。

民族歌剧《沂蒙山》的选段,宛如一首首深情的沂蒙赞歌。《一双鞋子针儿密》《等上一辈子》《爱永在》《就在山水间》等歌曲,唱出了沂蒙人民的质朴善良、无私奉献。尤其是《沂蒙山,永远的爹娘》,那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眷恋,让我们对沂蒙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《我的情歌》犹如一股清新的风,带来了别样的浪漫气息。这首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的歌词,成为了表演中的一大亮点。歌词中满是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与细腻描绘,旋律轻快又不失深情,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纯粹而美好的爱情世界。

民族歌剧的魅力,正在于它用音符编织家国记忆,用歌声传递精神力量——这是属于我们的文化根脉,更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民韵和声。

民族声乐教研室今后还将推出一系列的教学实践音乐会,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,让歌声再次回响。正是因为有你们,经典才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光彩,民族之声才能在岁月长河中永远嘹亮!

<返回上一页

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
招生咨询
在线客服系统